请拖入内容到容器
请拖入内容到容器
请拖入内容到容器
请拖入内容到容器
润滑脂变硬可否加入基础油稀释后再使用?
1、润滑脂储存后变硬(稠度增大),可否加入基础油稀释后再使用?
大多数润滑脂在储存一段时间后,稠度(即指锥入度测定值)变大,即有变硬情况,若不超过1个稠度号,即可直接使用,不影响作一般润滑用。若稠度变化很大,即表明基础油分出过多,可能会增大机械部件润滑时摩擦阻力、增加机械动力的消耗,不宜直接使用。有的用户在已变硬(或变稠)的润滑脂中加入基础油调稀,使脂的稠度变小(即变软)后使用,此办法用户不宜采用,因缺少必要的均化处理工序,润滑脂胶体安定性变差,分油增大会影响使用。已变稠的润滑脂,其他理化性质变化不大时,在生产厂可以加入相同的基础油,再经过均化工序处理后并分析检测合格后,是可以使用的。
2、润滑脂在使用中质量会有哪些变化?如何直观判别?
润滑脂在工作部件中由于受到外部环境(如空气、水、粉尘或其他有害气体等)的影响,及工作部件相对运动产生机械力(如冲压、剪断等)的作用,将发生两方面的变化:①化学变化:润滑脂组分(基础油、稠化剂)因受光、热和空气的作用,可能发生氧化变质,基础油遭受氧化后生成微量的有机酸、醛、酮及内酯等组分,稠化剂中脂肪酸、有机的金属盐有可能发生分解而形成微量的有机酸等,因此,产生酸性物(润滑脂酸值增大)导致被润滑的部件腐蚀,及至锈蚀,并失去润滑、防护作用。②物理变化:由于机械作用使润滑脂结构变差乃至破坏,润滑脂稠度下降,润滑效果变差,或是由于机械润滑部件密封条件不好,导致润滑脂中混入灰土、杂质和水分而使润滑脂质量变差。
判别的方法:润滑脂用肉眼或手感有灰尘、机械杂质,或因混入水分润滑脂乳化而变白、变浅,或稠度明显变小,或有明显油脂酸败的臭味等,都能说明润滑脂变质。
3、润滑脂在储存中要注意哪些事项?
润滑脂是一个胶体,在使用和储存中脂的结构将会受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变化。在库房存储时,温度不宜高于35℃,包装容器应密封,不能漏入水分和外来杂质。当开桶取样品或产品后,不要在包装桶内留下孔洞状,应将取样品后的脂表面抹平,防止出现凹坑,否则基础油将被自然重力压挤而渗入取样留下的凹坑,而影响产品的质量。
4、不同类型的润滑脂能否混合使用?
如果基础油类型相同(如都是石油润滑油或其他同一种基础油)的脂,不同皂基或稠化剂制成的脂,一般不宜简单地混用。对某些类型的脂,如钙基脂与钠基脂,或锂基脂与复合锂基脂等,可以相互混合使用,一般不会导致性能变化太大,也不影响使用。但是极压型润滑脂,因含有各种活性组分,相互混用时,会发生添加剂相互干搅,致使脂的胶体安定性或机械安定性变差,影响其使用性能。在不同类型脂互相混合之前,应作混合后脂的性能测定,确认无明显影响时再使用。
2021-12-09
齿轮油的麻烦事这里都有解决方案!
1
腐蚀:由于缺少防锈剂,油中含水、腐蚀性的极压剂、污染物,如植物油氧化产生的酸性物质。改用含防锈性能好的油,勤排水、勤换油,防止污染物进入油中。
2
泡沫多:主要是缺少抗泡剂,抗泡剂析出,油面高度不当,空气进入油中,油中含水。应用含抗泡剂的油,补充抗泡性, 控制加油量,防止空气和水进入油中。
3
漏油:主要是齿轮箱损坏,密封件损伤,应用高粘度油,更换密封件。
4
粘度增加:主要是由于氧化和过热引起的,应用氧化安定性好的油避免过热。
5
粘度下降:其原因为增粘剂被剪断,应用剪切稳定性高的增粘剂。
6
不正常发热:其原因为齿轮箱中油太多,油粘度太大,齿轮油量不足,载荷过高,齿轮箱外尘土堆积,妨碍散热。应控制加油量,降低油粘度、降低载荷,清洁齿轮箱外壳及邻接的金属部件。
7
污染:主要是主机装配或零件加工时留上的污物磨削,由通孔进入的污染物,应排掉脏油,清洁齿轮箱、换新油、防止污染物由通气孔进入齿轮箱。
8
齿面磨粒磨损:由磨削或其它污染粒子造成,应换油、清油齿轮箱。
9
齿面烧伤:主要是缺油、载荷过高,应提供足够的油量,降低载荷。
10
擦伤:由于齿面温度高,油膜破裂,应降低操作温度,用极压齿轮油。
11
点蚀:由于油粘度小,齿面粗糙,局部压力太高,重载荷下滑动,应增加油的粘度,提高齿面光洁度;增加油的粘度,使用极压齿轮油。
12
胶合:主要是齿面粗糙、安装误差引起齿轮咬和不良,低温起动不良应提高齿面光洁度,改进装配质量,换用低温起动性能好的油品。
PS:具体问题需要具体分析,做到兼顾各方,才能达到省机器省油,从而达到降低成本的目的。
2021-12-04
请拖入内容到容器
请拖入内容到容器
Copyright © 山东万祥润滑科技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.
鲁ICP备0145875号 网站建设:中企动力